工商時報【陳慧芳】
2010年全球陸續出現升息潮,高漲通膨率和失業率讓投資人緊張,類似的總體經濟指標與產業指標,常被用來判斷景氣好壞,並且作為投資判斷依據。綠角、葉曼莉和朱岳中三位部落客,投資偏好各有不同,所觀察的經濟指標也有其不一樣的意義。
「要抓魚之前,總要先認識魚,投資前先了解趨勢、指標和標的。」朱岳中表示,不懂投資的人,只要抓對長期趨勢一樣可以獲利,他認為最重要的觀察指標有5項,分別是國家經濟成長率(GDP)、物價指數、出口數據、失業率及工業生產指標,「每個月都會整理製作成EXCEL表,長期觀察。」
朱岳中補充,GDP由5大數據組成,每個國家比重都不一,例如台灣出口就佔GDP比重高達7成2,反觀印度卻僅15%,主要是靠內需來支撐,加上GDP數據屬於落後指標,每季才公佈1次,「不可能等公佈時再來投資,太慢了。」另外,物價指數必定與利率走勢有緊密連結,而每個國家工業生產指數,更代表製造業生產狀況,尤其像台灣、中國或美國格外重要。
最後就是失業率,「雖是落後訊息,但對市場連動卻很即時,失業率高造成收入降低,影響民眾還款能力,接下來可能造成違約,進一步影響金融業獲利,尤其是歐美國家影響最大。」另外,投資天然資源或新興市場股票型基金時,會進一步觀察原物料價格與供給,或個別國家經濟數據。
葉曼莉則說,自己投資基金喜歡用技術線型來判斷,也就是從基金KD值來觀察,投資原物料基金時,則會觀察BDI指數或金價等走勢。偏好被動式投資的綠角則表示,自己會觀察債券殖利率短中長期表現,他說,特別是美國公債代表著美國借貸資金市場的基本的價格指標,隱含意義是對市場未來通膨的預期,但綠角也強調,任何指數的變化都不會影響資產配置及投資判斷。
今年以來投資氣氛轉好,有部落客呼籲,要小心過熱市場,葉曼莉說自己謹記著「擦鞋童理論」,「當市場一片看好時,募集資金越容易時,通常已經是炒熱到最後一波。」她舉前兩年中國和大中華基金募集熱潮為例,炒熱後2到3個月就出現修正。
但朱岳中認為,「擦鞋童理論僅適用於股市,投資在區域型和單一國家經濟成長並不適用。」大家熱烈談論的國家或區域,代表成長動力正在啟動,成長動能不會突然踩煞車,高盛證券多年前提出金磚四國就是最好例子,只要掌握趨勢,投資時間拉長,就是正確投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